|
|
论国际法的主体结构 |
江国青,外交学院副教授,法学博士 |
|
The Structural Element of the Subject in the International Law |
|
摘要 在国际法中,有关国际法主体问题一直存在争议,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与实践,这是由于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发展所决定的。传统国际法认为,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,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实际情况的,但传统国际法的适用范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殖民主义色彩。在当代国际法中,除了国家是国际法的最基本主体,各种政府间国际组织、民族解放运动组织以及其他某些非国家实体和个人,在一定的条件下和范围内,也具有一定的国际法主体资格。国际法主体结构的普遍性与多样性是当代国际法的一个主要特征。
|
|
关键词 :
国际法主体 ,
国家 ,
国际组织 ,
非国家实体 ,
个人
|
|
[1] |
程关松. 个人信息保护的中国权利话语[J]. 法学家, 2019, (5): 17-30. |
[2] |
廖益新, 李乔彧. 税收法定主义视野下的个人所得认定[J]. 法学家, 2019, (5): 99-112. |
[3] |
申晨. 夫妻财产法价值本位位移及实现方式
——以约定财产制的完善为重点[J]. 法学家, 2018, (2): 1-14. |
[4] |
赵小波. 近代中国“民权”内涵演变考论:从维新到革命的话语转换[J]. 法学家, 2015, (2): 140-154. |
[5] |
尤佳. 团体法视角下业主对公共物业财产权利的性质之反思[J]. 法学家, 2013, (2): 52-66. |
[6] |
张明楷. 论刑法中的没收[J]. 法学家, 2012, (3): 55-70. |
[7] |
穆忠和, 纪文华. 发展中国家参与WTO诉讼:现状与公平性问题解析[J]. 法学家, 2007, (5): 155-160. |
[8] |
詹剑峰, 俞飞. 前苏东国家的法律转型初探:法治的勃兴?[J]. 法学家, 2006, (4): 35-44. |
[9] |
马俊驹, 宋刚. 民事主体功能论——兼论国家作为民事主体[J]. 法学家, 2003, (6): 56-64. |
[10] |
张恒山. 论司法权的人民性[J]. 法学家, 2003, (6): 121-136. |
|
|
|
|